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4年第12期
编号:10447819
手背静脉穿刺方法探讨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2004年第12期
     【文献标识码】 C 【文章编号】 1606-8106(2004)12-1209-02

    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方法之一,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最基本一项技术操作,熟练掌握此项技术,不但能减少病人的痛苦,还为成功抢救危重病人赢得时间。同时,保护好病人的静脉血管,提高血管反复使用率。对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应从远端静脉血管开始。但远端血管细小,增加护士穿刺难度,因此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1 方法

    保护性选择手背静脉作为穿刺部位,也便于病人活动。选好穿刺点,在穿刺处上部(约6cm处)系紧止血带,并嘱病人反复握拳、松拳,使静脉充盈。然后常规消毒皮肤。嘱病人自然放松手,护士用左手捏紧病人的手,使大鱼际肌、小鱼际肌向掌心靠扰,手背成圆弧形。对于皮下脂肪少的病人,护士用左手食指或中指从病人的掌心顶向掌背,使手背形成较平滑的一个圆弧面。病人皮肤松紧度适度,这样穿刺点的血管充分显露,有利穿刺。操作者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头皮针针柄上下面,这样拿得较牢固。穿刺时,针头斜面向上,针头与皮肤之间成一较大角度(约60°)。由静脉上方快速刺入血管,皮肤上的针眼与血管上针眼几乎在一点,然后变换手法,拇指和食指持针柄前后面 [1] 。针头与血管平行潜入少许,见回血,即松止血带,固定针头,调节好滴速,穿刺完毕。

    2 讨论

    过去的教科书讲到静脉穿刺时,嘱病人握紧拳头,对静脉充盈的病人来说,穿刺成功率高。如遇上年老体弱、血液循环差的病人,静脉血管不充盈,手背皮肤绷紧后静脉血管相对也绷紧、充盈度不明显。握拳后掌指关节隆起,妨碍操作者操作易造成穿刺失败。如嘱病人自然放松手,手指处于伸直状态,掌指关节不存在骨隆起。另外,皮下脂肪少的病人,血管走向正好在两块掌骨间隙之间,操作者用手指从病人掌心顶向掌背,血管充分显露,便于操作。进针角度增大,快速刺入血管,然后变换手法,针头在血管腔内潜行少许。如果不变换手法,因食指关系,食指将头皮针尾抬高,头与皮肤成一个角度(约20°)后,继续潜行容易穿破细小 及弹性差的血管。不继续潜行的话,针头容易滑脱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腔内则穿刺失败。手背静脉交错成网,直线段短细的血管,尤为实用。针头角度大(约60°),直接刺入血管,在皮下组织内行的距离短,疼痛减轻,无痛、微痛占94.5% [2]

    输液完毕拔取针头时,也不容忽视,应快速拔出针头后再按压,放置棉签与血管平行,并用胶布固定,固定胶布时将手背皮肤皱折起来,起到按压针眼止血作用。病人容易忽略血管上针眼。往往按压时间不够或用力不当,出现出血或皮下血肿情况并不少见。皮肤青紫后增加再次穿刺难度。本人在临床应用中,认为效果不错且病人满意,以此文与各位同仁共同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来玉民,张守琴,迟晓玲.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.实用护理杂志,2002,18(3):31.

    2 石敏,吕安安,米继民,等.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.中华护理杂志,1999,34(11):698-699.

    作者单位:537000广西玉林铁路医院

    (编辑刘 静), http://www.100md.com